A泰州航星洗滌機械王永濤:
“周邊有個洗衣廠又降價了,星級酒店六件套報價不到6塊,這個價格我們是洗不下來的。我問他能賺錢嗎,他說能。我就呵呵了,難道他那水電氣都不要錢?”“廠里兩條洗衣龍,一天洗個6、7噸,另一條龍就純趴著,半年前就試著找合作伙伴,想把另一條龍租出去,但是到現在也沒有合適的?!薄熬驮谇疤?,我們有一家客戶酒店黃了,欠了半年多的洗滌款,肯定是要不回來了?,F在就希望其他的酒店客戶能夠堅持堅持?!?/p>
“我們有兩個酒店客戶被征做隔離酒店了,為了保障洗衣廠的安全生產,這種隔離酒店的布草我們全部使用水溶性袋子,這種水溶性袋子的造價不低,直接提高了生產成本。但是洗滌費還是那些?!薄盎系故窃略掠械觅u,就是賣出去了錢收不回來,我這有十幾家客戶欠了半年多的化料款,我也知道他們難,但是我們也挺難?!薄澳瓿豕r費上漲了30%,最近由于能源等價格上漲,出廠價上調了兩次。訂單大減。出口利潤只有5%。洋人也沒錢了?!?/p>
A泰州航星洗滌機械王永濤:
寒潮來了,自西向東風雪大作,一夜速凍入寒冬。寒潮來了,蒸汽漲價、燃氣漲價、多地疫情爆發,日前稍有所復蘇的旅游業又已躺平……業務量一減再減,但是廠內員工不敢減;洗滌成本一漲再漲,但是洗滌價格不敢漲;身負貸款銀行逼債,但是客戶欠了一年多的洗滌款不敢催;無論是否賠錢,洗滌質量卻堅決不能降……寒風起,洗衣人瑟瑟,是否有一件冬衣可供御寒?也或許御寒冬衣不好找,“馬甲”可以做參考?這件馬甲可用品質、規范、服務為“里”。品質、規范與服務是洗滌行業的老生常談,與其苦口婆心不如以例為證。我們曾在去年的10月介紹過石家莊的一家企業。他們在開業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達到了增量60%,日洗布草30噸的好成績。如今又過了一年,他們新增客戶40家,日洗滌量已達到50噸。這在疫情之下實屬難得,或許行業同仁也可從這家企業身上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。這樣的成績與諸多因素分不開。但是如果單從客戶的角度看,究竟為何選擇與其合作,最直接的原因是該廠的規范化程度夠高、洗滌品質夠好、服務客戶夠到位!
這家洗衣廠并不主張低價,即便是面對行業內比較強勢的客戶,他們的洗滌價格依然不低。至于行業內盛行的社會關系,他們或許有,但是尚不足以有如此大的力度,讓客戶舍棄自己的利益來給洗衣廠“面子”。
這件小褂可用合理提價為“面”。提價是諸多洗衣人敢想而不敢做的事情,卻也是目前面對寒潮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。但是提價需要一個前提,就是合理。賠錢賺吆喝是等死,不合理提價則是找死。就在兩年前長沙地區洗衣廠選擇抱團取暖與長沙市酒店進行了磋商,達成了最低洗滌價的約定,如今依然在執行;今年無錫地區的部分洗衣廠也團結一心促成了洗滌價格的提升。由此可見適當提升洗滌價格并非無法實現,很多同仁擔心槍打出頭鳥,但如果是百鳥爭鳴呢?這件馬甲還可用不賒賬為“芯”。洗衣廠追賬難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,多數洗衣廠都有尚未收回的欠款,只是數量多少而已。因為擔心客戶流失,所以畏于向客戶張口。這就導致有的洗衣廠自己已經倒閉了,客戶欠的那一年多洗滌款還沒有還;有的酒店客戶已經關門大吉了,廠里的半年洗滌費也跟著打了水漂;還有一些洗衣廠客戶說是一次性結清半年的洗滌費,可是拿到手的錢卻連三個月的洗滌費都不夠,理由是出現破損將洗滌費作為賠償……諸如此類不勝枚舉。所以,與其給客戶白白充當了一年半載的免費勞力,莫不如壯士斷腕,把那些信譽不好的客戶舍棄掉。